当您被诊断为极重度听损,残余听力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如同黑暗中照亮您与有声世界连接的微弱烛光,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
保护残余听力的关键方法有
1、及时进行专业干预
极重度听力受损原因多样,可能是先天性基因缺陷、孕期感染,也可能源于后天的药物中毒、噪声伤害、耳部疾病等。一旦察觉听力受损,务必争分夺秒前往专业机构,接受全面主客观精准的听力检测。确诊后,及时选配助听器合理干预极为关键 。它不仅能助您更好地利用残余听力,还能刺激听觉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听力衰退。
在干预过程中,助听器的选配是核心环节。专业听力师会依据详细听力检测报告,为您精心挑选最合适的助听器。比如,鉴于极重度听损的情况,耳背机(BTE)常常是理想之选,因其较大的空间可容纳大功率机芯和受话器,满足您对声音放大的高要求。
而助听器关键参数的设置,直接关乎您的聆听体验与残余听力保护。以增益为例,它代表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能力。极重度听损一般需要较高增益,但绝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增益可能致使声音失真,还会对残余听力造成损害。听力师会根据您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状况,精准调节各频段的增益,让声音既能清晰可闻,又不会过度刺激耳部。
再如压缩比,它决定了输入声音强度变化与输出声音强度变化的比例关系。对于极重度听损的您而言,恰当的压缩比可确保不同强度的声音都能舒适入耳。例如,小声能得到较大程度放大,而大声则不会过于刺耳,始终维持在您可承受且有助于保护残余听力的范围。
2、正确使用与保养助听器
助听器是您感知世界声音的得力伙伴,正确使用与保养至关重要。专业验配是基础,听力师会依据您的听力状况精准调试助听器,确保其在放大声音的同时,不会对残余听力构成伤害。
佩戴时,务必从较低音量起步,逐步适应后再调整至合适音量,以免过大声音对听力造成二次损伤。日常使用中,定期清洁助听器必不可少。比如,使用专用刷子清理助听器表面与出声孔的耵聍,防止堵塞影响音质与性能。按照使用说明及时更换电池或充电,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远离噪声环境
噪声堪称残余听力的“无情杀手”,您务必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置身于高噪声环境,如施工现场、喧闹的KTV、嘈杂的酒吧等。倘若实在无法回避,一定要佩戴专业耳塞或耳罩,以此降低噪声强度,减轻对残余听力的破坏。
同时,使用耳机或音响时,也要严格把控音量。在安静环境下,建议将音量设定在不超过最大音量60%的舒适水平,且时长不宜超过60分钟。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您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E、B族,镁、铁以及Omega - 3脂肪酸的食物,像胡萝卜、菠菜、坚果、鱼类等。这些营养素对维护内耳健康、保护听力大有裨益。同时,要保持健康体重,避免摄入过多盐和饱和脂肪,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为良好的心血管状况对听力保护具有间接的积极作用。
适度运动同样不可或缺,像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以及平衡训练,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守护残余听力。此外,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做到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5、谨慎使用药物
您在使用药物时务必格外谨慎,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疟药等具有耳毒性,极有可能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若因病情所需必须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并密切关注听力变化。一旦出现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停药。
6、定期检测听力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能让您及时了解听力状况,以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与助听器设置。一般而言,建议您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但如果您患有进行性听力下降疾病,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梅尼埃病等,或者您的职业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那么就更需增加听力检查的频率
极重度听损虽然给聆听带来巨大挑战,但只要我们重视并积极落实这些保护残余听力的方法,依然能够最大程度地守护这份珍贵的听觉能力,让您与有声世界的联系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