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助听器,怎么感觉声音变了?

来源:本站日期:2025-08-25 14:07:10 浏览:5

有一年轻用户,试戴了各大品牌顶级的助听器,总是对声音不满意,因为听别人讲话声音变了,更难接受的是听自己讲话声音也变了。




这个其实很正常,了解了助听器背后隐藏的原因,我们就能坦然接受了。



声音传播路径的改变


您平常听自己说话的声音,一部分是通过空气传播(气导):耳廓收集声音--中耳--内耳;另一部分是通过颅骨振动,直接传递到内耳(骨导)。

而当您戴上助听器后,听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就是通过气导:助听器收集声音--处理--放大--通过耳塞放出--中耳--内耳。

气导听声和气骨导同时听声,音质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您可以录一段音试试,看听录音的声音(气导)和平常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气骨导)是不是有很大差别?

而且,助听器还会对收集的声音进行处理,通过助听器处理后,音质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所以,您戴了助听器后感觉声音发生了变化再正常不过。



助听器的放大与频率调节特性


助听器为了补偿听力损失,它会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和调节。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不同,助听器会根据特定的听力曲线,进行针对性的放大。当它对收集到的声音在不同的频率进行不同的调整时,声音的音色和音调自然会产生改变。比如,您的听力在高频部分损失较多,助听器就会着重放大高频声音,这可能使您听到高频的声音变得更尖锐,和您记忆中的声音有所差异。

这种频率调节是为了帮助您更好地感知外界声音,但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您对声音的听感。


大脑的适应性与重塑

您的大脑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听觉指挥中心”,长期适应了您原本的声音感知模式。

当戴上助听器后,即使是最先进的助听器,提供的声音与您以往听到的也不完全相同。大脑接收到全新的声音信号,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对新的声音信息进行整合和解读,您会明显感觉到听到的声音的变化。

幸而,大脑有很强的重塑性,随着时间推移,大脑会逐渐习惯新的声音,默认这是“正常”的声音。

但大脑的这种适应性重塑并非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时候,心理因素也会在其中起到作用。当您戴上助听器,心里可能会不自觉地格外关注听到的声音,这种过度关注会放大您对声音变化的感知。

您可能会下意识地将现在听到的声音与记忆中未戴助听器时的声音进行比较,从而越发觉得差异明显。另外,对助听器效果的过高期望,也可能让您在察觉到声音有变化时,产生更大的落差感。要知道,尽管顶级助听器能极大改善听力,但也难以做到让声音与您未失聪前完全一致。

尝试调整心态,以更客观的态度去接受和适应助听器带来的声音改变,或许能让您感觉好一些。


了解了这些原因,您是不是能更容易接受助听器呢?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我们